首页

冷柔女王调教论坛

时间:2025-05-25 11:41:08 作者: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特色文创商品受欢迎 浏览量:72048

  记者今天从公安部获悉,近日,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结合“昆仑2024”专项行动,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公安部要求,要在近年来持续打击整治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打击重点,紧紧围绕农时季节,不断深化农资打假“田间警务”工作,盯紧种子、化肥、农药等重点领域,整合资源手段,全面摸排线索,严打种子套牌侵权、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化肥营养成分不足等突出犯罪活动,特别是对欺骗蒙蔽农民群众的农资“忽悠团”售假犯罪出重拳、下狠手。要进一步优化打击方式,强化精准打击、深度打击、规模打击、联动打击,对“黑窝点”“黑作坊”“黑工厂”以及流窜作案团伙要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对涉案人员多、社会危害大的重点案件,发起集群战役,开展集中破案攻坚,坚决摧毁整个犯罪网络。要进一步深化行刑衔接,不断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联合督办等制度,推动形成部门联动合力。要进一步强化区域警务协作,全环节打击假劣农资“产、供、销”犯罪链条,对重大跨地域案件及时组织涉案地公安机关开展区域性农资打假会战,不断提升联动打击质效。

  近年来,农资“忽悠团”犯罪团伙不断翻新犯罪手法,流窜农村地区高价兜售假劣农资,致使部分农民群众遭受严重经济损失。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提示,此类犯罪具有一“引”二“吹”三“骗”的行为特征,即:先以赠送小礼物、免费吃饭等小恩小惠吸“引”群众参加所谓的农资科技讲座、农资新品推介会等活动,再由不法分子扮演成农业专家、厂家技术人员等出面“吹”嘘假劣农资产品功效、性能,最后利用大幅度打折、限时促销等话术诱“骗”群众购买假劣农资。广大群众如有发现符合上述行为特征、疑似“忽悠团”的,请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举报。

  为震慑不法分子、提示群众加强防范,公安部今日公布5起农资“忽悠团”售假典型案例。

  公安机关依法打击农资“忽悠团”售假典型案例

  辽宁铁岭侦破一起以虚假试验方式销售伪劣复合肥案。该案根据公安机关工作中发现线索破获,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案值11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田某某等人冒充某农业大学专家,通过现场进行虚假吸水性试验,向农户展示其肥料具有较强吸水性(实为保水剂),获取群众信任后,高价兜售有效成分不足的复合肥。

  吉林长春侦破一起农资门店销售假冒玉米种子案。该案根据权利人企业举报线索破获,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案值20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尹某某等人利用经营农资门店的便利,走村串户向群众宣称可从厂家直接拿货,并以超低价格诱骗农户购买假冒玉米种子。

  黑龙江哈尔滨侦破一起“忽悠团”销售伪劣复合肥案。该案根据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线索破获,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案值20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等纠集农资犯罪前科人员,流窜于偏远乡村,由团伙成员分别饰演讲师、销售员等不同“角色”,向农户兜售有效成分不足的化肥。

  江西新余侦破一起冒充专家销售伪劣化肥案。该案根据公安机关工作中发现线索破获,抓获犯罪嫌疑人43名,查获伪劣化肥35吨,案值20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辛某等人打着大学讲师、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会员等名头,通过下乡宴请农户、夸大化肥功效、低价促销等方式,诱导农户购买有效成分不足的化肥。

  四川南充侦破一起销售伪劣大豆种子案。该案根据农业农村部门移送案件破获,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查获伪劣大豆种子600余公斤,案值1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等人采购普通大豆后,谎称该大豆系种子研究机构研发品种,具备成熟快、产量高、抗病虫等特点,并对外进行销售,造成农业公司和农户重大损失。

  (总台央视记者 陈昱)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今年以来自福建省口岸入境台胞达23万人次 同比增2.6倍

“广东在演艺装备产业方面占据全中国90%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很有信心,结合广东的演艺装备产业,配合我们的艺术家,共同打造一个安全、精彩、简约的盛会。”

新疆各地特色活动迎中秋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出,要协助香港中小企拓展内地电商业务,提升香港品牌知名度和拓展内销市场。在特区政府支持下,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首届香港好物节于24日在港举行启动礼,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亲自上镜为好物节拍摄宣传片,支持香港商户。

湖南长沙县卫健局回应官方文件出现文字错误:工作人员已被停职调查

陈玉荣指出,下一个十年发展战略的制定有助于上合组织持续稳步向前。回顾过往,上合组织成功的一条有益经验就在于,不仅能克服种种分歧取得重要共识、形成明确“路线图”,还能沿此把共识落实下去,结出累累硕果。

合肥市政协原副主席、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戴夫被“双开”

育良种、建基地、强管理、重营销,近年,大宁县抢抓水果消费结构调整机遇,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其中新品种大宁“宁脆”苹果近2万亩,苹果成为大宁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2024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名单揭晓 “免费午餐”项目等入选

炭花舞非遗表演不仅在线下引得观众叫好,通过短视频的传播,还收获了数千万网络观众的关注,经历了“线下体验—线上爆火—反哺线下”的路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